首页 搜索

什么是敖包?

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 酒、黄油和奶酪等。古时,还要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 祷;近代以来,由喇嘛焚香点火,诵词念经,也有击鼓鸣号的6 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西至东顺时针转三遭,求天神、山神、 路神降福,保佑大众安康、草茂畜旺,同时表达对高山的崇拜, 对神灵的敬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的观念也有 所更新。尽管他们大都信仰喇嘛教,并虔诚地敬奉某些神灵,但 今天的祭敖包活动,在举行传统仪式的同时,又增添了发展牧区 经济、吸引中外游客、促进民族团结等新的有益的内容和形式。

'帝国时代4蒙古敖包建在哪里'

什么是敖包?

许多人知道敖包是通过一首著名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以为敖包就是一种蒙古包,其实敖包就是一种石堆或沙土堆,是萨满教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

敖包为蒙古语音译,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意为木、石、土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经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

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再跨马上路。

祭敖包为重要祭祀仪式,于每年夏历六七月间举行,主要仪式有供奉羊、酒、奶酪,点火、焚香,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然后还要进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相关内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