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在三国时期,一个人拿一把无限子弹的加特林居高临下能不能守住一个城池
你以为拿一把加特林就特别了不起啊?在三国时期,假如你拿一把无限子弹的加特林居高临下,碰到诸葛亮攻城,你也不能守住城池的。
诸葛亮坐着推车攻到城下,你拿着机枪乱打。诸葛亮一看士兵死伤无数,连忙命令队伍退后20里安营扎寨,然后派出探子前去查看。
探子拾了一堆子弹回去,“报告军师,就是这些玩意儿打伤了士兵”。
诸葛亮一看,皱了皱眉头,“这是什么东西呀?我活这么大,怎么没有见过啊?不管是什么东西?反正这东西非常厉害,我们绝对不能轻易接近,更不能硬拚,一定要智取。”
于是诸葛亮眉头一皱,想出了三条妙计:
第一,火攻
派张飞带人携带大量的干柴烈火,放火烧毁城池。
第二,水淹
派关羽带人引上游的水过来,要水淹七军。
第三,挖地道
派赵云带人挖地下暗道,直通城内。
这三条妙计,哪一条都可以破你的加特林机枪。
孔明驾到,你还能守得住城池吗?还不快快下马投降!
恭喜将军,有个傻子送来一个摇钱树!
我们以M134速射机枪为例,发射的是北约7.62X51毫米口径标准弹药。如果用的是M59普通弹,全弹重25.47克,弹头重9.75克,可惜美国人用钢芯弹不值钱。最好改成老式的覆铜弹头,最好弹头和弹壳都是全铜的!反正已经开金手指了,索性材料上也臭美一把。
恭喜你!你现在已经掌握了一统天下的法宝:一台无限吐钱的机器。
三国时候采用的还是五铢钱,每钱重不过4克。你一粒弹头就相当于两个五铢,M134理论最高射速6000发/分,相当于一分钟吐钱个。如果把弹壳也算上,每分钟怎么也有五、六万钱。
你不是无限弹药吗?那为何还要杀人呢?可以对着城墙打,敌方士兵都会冲上去抢子弹头了,都是钱啊!打一个多时辰,就足足有一千万钱了。
洛阳城里一套普通宅子,也就需要一万钱。一匹良马,一万钱。一石谷物100钱,一只羊500钱,一匹绢500钱,一柄普通刀或剑500-1000钱。
吕布名闻天下的“陷阵营”,不过八百骑兵,马匹盔甲加上兵器,你火力全开一两个时辰,就能把这个部队收买过来了。为何要杀人呢?
你可以每天工作干两个时辰,专门对着城墙或者山崖打枪,就能造出两千万钱。一个月休息五天,能造出五万万钱,一年就有六十万万钱。如果加班加点,一天干八个时辰(可以雇人),一年还可以干出二百四十万万钱。这些钱,光战马就能买到240万匹!或者粮食七百多万吨。足够把半个汉朝买下来了。
所以还是说,为何执着于拿这把加特林去打仗呢?这是一个聚宝盆。
如果你非要去拿来打仗,那么在三国古人的眼里,就会出现这么一个景象——某个奇装异服的怪人,蹲在城头上,用一个奇怪的连弩不断喷出大量金钱,碰者必死。城上城下,金钱堆积如山。
这个怪人,在四面被围情况下,八成活不过几个时辰。倒是古人肯定不傻,必定针对这把“吐钱连弩”群起而抢之,然后引发天下争夺战。
不过也不要太美。M134型加特林机枪寿命60万发,每根枪管寿命l万发,估计当天就要报废了。(作者:陶慕剑)
哒哒哒,哒哒哒。想必看到开头,大多数人都知道,笔者在用着一个冒蓝火的加特林。我们都知道,加特林的出现,主要是源于一名名为加特林的医生,其最初发明加特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因此才发明出了这样一个“英雄级”武器。
然而,没想到的是,随着这把武器的出现,战场上死伤的士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成几何倍增长。当然,这种伤亡只是对于敌军来说。不过,医者仁心,相信这位加特林发明者也同样是这样想的,奈何没有考虑到加特林出现的严重性,但奈何武器已经发明出来,只能希望世界和平,永远用不到这种武器。
最终,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终归来说,是和平了。但随着影视剧的出现,人们脑洞也便得越来越大。古装影视剧中,都能出现RPG的身影,直接就是一波穿越。紧接着,在看过这类影视剧后,观众也受到不小“启发”。想着,如果带领一个排的兵力,人手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在无限弹药的情况下回到三国时代,能否守住当时的一座城池呢?
虽然网友脑洞开的有点大,但我们不妨推测一下,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排的兵力,用着子弹无限的加特林能否守住一个城池。
在笔者看来,这种情况还是可行的。要知道,一个排有三个班,一个班人数在10人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排一共差不多有30-40人。如果按照40人来计算的话,城池一般有4个门,也就是说,一个门上就可以配备10个士兵和10把无限子弹的加特林。如此一来,想要守一个城池根本不成问题。毕竟,加特林的射程在3000米,并且每分钟射速能够达到6000发。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面对百万大军又何妨。敌军还没有到达城池地下,便会成为一具尸体。
不过,如果古人真的可以夜观天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话,还是有机会能够拿下这座城池的。毕竟,一座城池资源食物是有限的,而士兵即便是倒班也是需要休息的。更何况,当时许多城池之所以被攻陷,并不是因为兵力不够,而通常都是由于城池内部有问题。所以,如果综合多方面考虑的话,对于这点还是比较难判断的。
有人问,在三国时期,一个人拿一把无限子弹的加特林居高临下能不能守住一个城池?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一人一枪一座城,如果把这个背景放在三国时期,那么这个人能以一个一把加特林机枪守住这座城吗?下面我们先去初步的了解一下加特林的一些主要参数。加特林机枪型号很多,我们就拿比较熟悉的M134型来说,它的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最高6000发,这款加特林机枪是可以调整为每分钟射击300-6000发,射击距离可达3000米。由于是高速射击的缘故,当加特林机枪射击达到一定子弹数量后是需要更换枪管的。这款加特林机枪每打出1万发子弹就要更换枪管,这款加特林机枪有6根枪管,也就是说每当打出6万发子弹就需要更换一次枪管。
我们以射速最高的每分钟6000发来说,每10分钟就要更换一次枪管;如果是把射速调整为每分钟3000发,每20分钟也需要更换一次枪管。由于加特林机枪枪管结构比较复杂,更换枪管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以玄幻小说的依据来说,一个人一把加特林机枪守住城已经绰绰有余。
大家应该对《说唐》里的李元霸是有一些了解的,他一个人,一匹马,一双金锤把十八路反王杀得大败,一个下午就杀了120万人。如果是他拿着一把加特林天下之人都可以被他杀光。虽然说他的坐骑“万里云”可以日行一万,夜行八千,但是对上加特林机枪的射速那真是连射出去的子弹的背影都看不到。我们来比较一下数据:李元霸在6个小时杀了120万人,一个小时杀20万人,每分钟要杀3333个人,每秒杀55.5个人。加特林机枪如果我们把射速调整为每分钟6000发,就算一颗子弹杀一人就是6000人,每秒钟就得杀100人。可以说加特林机枪可以秒杀李元霸的杀伤力。也就是说以玄幻小说的推理来说,攻城的那几十万人根本不够加特林机枪塞牙缝的,守城之人很轻松就可以完成任务。
以现实理论来说,一个人一把加特林机枪守住城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都知道守城不是一个轻松活,更不用说一个人守了。守城能不能守得住,主要还得看城池的地理位置,以及守城方的人员和武器装备,还有战略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我们就拿三面环水的易守难攻的城池来说,城池的外面还修有三道护城河,当敌人冲锋到护城河的时候就会受阻,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很现实的一个事情,在三国中的一些帅才可是很会打仗的,他们可以先用骑兵先冲锋,然后弓箭手在后面跟上。我们先不说枪管发热的问题,一个人在如此高强度的节奏里,到底你能坚持多少分钟?每一次的休息哪怕几秒钟,敌人的骑兵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就算排队给你机枪扫射,你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完成,更何况他们是一个个移动的人,他们还可以使用火攻等方式来攻城。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加特林机枪枪管的寿命,那么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了,所以说一个人是无法守住一座城池的。当然你要说你的枪是不会坏的那种,你的人也是铁打的,那就是你看玄幻小说看多了,得戒了。
这个问题得分情况。既然有了无限子弹的buff,我不妨再给它加上两点,说一个提问者可能更想说明的情况,无限体力+零损耗。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疯狂射击,可以不吃饭不休息,枪也不会报废,不会卡壳,不会故障,不会过热,总之,就像是游戏开了挂一样完美。那么能不能守住呢?
考虑到题主所说的是居高临下,其实已经有点吃亏了。加特林威力虽然强,但是因为是居高临下,子弹轨道是倾斜的,杀伤面积其实缩小了,不如平地扫射来的猛。
古代城池一般是四方的,这也就注定了一个人只能防守一面,如果敌人从其他三面位置包抄,即便这个人移动速度可以突破音速,也得是四处奔跑,疲于奔命,最后城池被攻破。
网友一骑绝尘:
选用加特林12.7口径火神来守,射程3000米,射速每分钟6000发。三国时期任何攻击武器都无法在3000米外打到你,也就是说你可以攻击视距范围内的任何人马,以当时的冶炼技术做的铁甲在12.7子弹面前是纸。
再说说城池,古代人在建城池时会考虑易守难攻的方法,例如三面环水的赣州城,一面对敌的潼关城,还会人为的挖上护城河,增加攻方难度。加特林火神安放在马车上,也能解决快速移动的问题。
最后说到几十万大军集体冲锋,各位看官想想,几十万人马摆得开吗?负重的战马冲锋3000米最快得6分钟,后面的战马会被前面几万战马的死尸绊倒,火神喷出的火焰连成一条死亡之鞭,鞭梢所指人马皆碎,如滚汤泼雪一般。
所以只要有一支弹药无限的加特林火神,守城无忧。
网友天蓬元帅:
绝对守不住。
让你有充足的食物和淡水,每天定时吃饭上厕所,每天还可以休息8小时,在此期间我不进攻,仁义吧?
需骑兵1000,弓弩及投石兵3000,步兵5000,工兵5000,其余后勤3000,预备兵3000。我具有铸造兵器,铸造各种形状的防御和进攻设施和工具的能力,有制造各种适应三国时期物品的能力
多听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样的问题就不会问,我小时候听80多岁的老人讲他们参军打仗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守城,护城河10几米宽、4米深,城外暗堡铁丝网,火力配置更是优劣明显,但最终解放军攻破城池,为什么?老人说他们用的就是人海战术,前面冲锋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扛着倒下的战士继续冲,最终形成一道人墙,手榴弹、掷弹筒、炸药包齐上阵,扫清了城外的据点,也不攻城,围困两个月,城内粮草缺乏自然瓦解,投降是唯一活路,并不是非要打到城墙上才叫攻下。
回到这个的问题上
1、一个人,就算是火力无限,能备多少粮食和水?退一步讲粮食和水无限供应,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日日夜夜坚守不休息吧?加特林机枪更多的优势是威慑,火力压制,我不攻到你射程内,围困,一礼拜不睡觉自己就挂了,还用强攻?古人的智慧不是吃素的!
2、就算你身体无限精力,加特林毕竟是机器,总有发热、卡壳等故障,发射都得两人组,一个人修理一架加特林是什么概念?当你满脸油腻修好的时代,古人的矛已经对着你的脖子了。
3、就算加特林是永远打不坏的,古人可以用烟呛的方法让你没法呼吸,没法睁开眼睛,中国人几千年的斗争历史中,毒的使用方法是无穷的,在上风向放毒烟的效果你可能不想尝试。
4、现代有热气球,古代有孔明灯,这都是为了战争而发明的空间武器,上风向放一万只下面带硫磺硝酸的孔明灯,你的城池很快就会变为火海,除了灭火还有其他精力守城?
综上所述,一个人带一挺加特林守一座城在现在行不通,在古代也行不通,赵云单骑救主只能作为演义来看,现实中并不存在,战争和足球一样永恒的命题是配合两字,各个兵种配合,各种武器配合,前线和后方配合,信息和策略配合等等,没有全天候保障,全军种配合,是没法打仗的,更别说要打胜仗了。
你不要站在现代人视角去想,你得占古人视角去想
当年打仗的都是一群混口饭吃的农民,当你看到对面上爆出一整雷鸣,然后就看到村头二狗的脑袋爆了,红白黄溅了自己一脸,然后是大牛胸膛被撕开了,一篇肺溅到了井口大宝的头上,大宝还没来得及吐,腿就没了,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你这一阵步兵就几吸的时间内,就被打出了一条血胡同,断肢、脏器满地都是,血流成河。而你连对面城楼都还没看到,又随着一整雷鸣,将军的麾旗倒了,后面传出有人说将军死了,你看了看伍长已经倒在血泊里,百夫长已经先一步跑路了,你觉得对面一定有大威天龙或者雷公电母帮忙,寻思还是先跑了再说,改天带着柱子、黑鸭他们投奔去。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别说三国时期,就是把你放到战国时期,你也不可能用一架无限子弹的加特林守住一座城池。不但守不住城池,还会因各种原因而被诛杀,也有可能被活捉,等待你的将是五马分尸或者腰斩。
为什么说你守不住呢?主要原因就是你对加特林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对古代军队攻城能力的怀疑。下面我们就简要的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加特林机枪
可能大家都对加特林机枪耳熟能详,但要说到其性能,就未必有人能说清楚了。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加特林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所设计,是一款手动型多管机关枪。该机枪由多根枪管呈圆形排列,射击时与普通枪不同。
加特林机枪射击时,需要射手操作一个手柄,使枪管不停的转动,才能完成连续不断的射击。该枪射速最高达每分钟1200发,但它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会因手柄转动过快而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而且这种故障率很高。
以上是老式的加特林机枪,目前的新款加特林是六根枪管,与老式的主要区别是,它是用蓄电池驱动电机来自动控制枪管旋转的,同时它解决了高温卡壳与爆膛的缺点。威力自然要比老款的加特林大多了,射速可达6000发每分钟。
再看一下可靠性与寿命,老款的可靠性很低,新款的可靠性20万发,寿命150万发。问题来了,请问你是选择老款还是新款的?新款的虽然性能优越,威力更大,但它需要蓄电池,也就是说你要有充电设备或者备用电池。
虽然此款加特林只有16公斤重,但古代没有电源,你只能是一波流攻击,而且连续射击半个小时就会出现性能下降,不到四个小时的射击就会使得这款加特林报废。而老款的加特林虽不需要电,但一个人不容易操作。
而且最少都是一百多斤的重量,一人很难轻松移动。如果是用加特林来守关口,那自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用来守城池的话,基本就是废物。虽然你假设的是无限子弹,但你没有考虑枪械寿命与古代有无电源的问题。
因此,从加特林的性能上来讲,用它守城池是必败无疑,不到半天时间,老式加特林枪管就会报废,新式加特林蓄电池或电机就会故障。无限子弹在此时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拿一把突击步枪好使。
其次,古代是如何来攻、守城池
先了解一下古代城池的结构,古代最小的县级城池也有四个城门,通常州府城池是八个大门,大一些的城池能达到十三个城门。请问你是只守一个城门呢,还是扛着加特林在城墙上来回跑?
如果是选择来回跑的话,首先你得有个非常棒的体格。战国时期最小的诸侯国都城面积也就一万平方公里,跑一圈也就四公里,扛着二十来公斤的加特林倒也不算啥,这里子弹没咋算重量。但如果是大一些的城池呢?
比如普通的诸侯国都成面积能达到十六平方公里,那跑一圈就得十六公里。而像汉代的长安城,面积能达到三十六平方公里,跑一圈就是半个马拉松,还得负重三四十斤,假如是守城的话,估计不止要跑一圈。相当于小的地级市面积。
如果你认为只需守一个城门就行,那对方只需在此城门派人在工事中佯攻就可以,集中其余火力全力攻打其它城门。其实这对古代人来说就是一次攻城演练,有人会说,古代一看到这武器,便会自动放弃。
如果这样想的话,那这个问题就失去了回答的意义,无需再争辩了。然后我们再看一下古人是怎么攻城的,弓箭是必备的攻城武器,其中的重弩三弓床弩,箭矢就像大型标枪一样,射程能达到一千米以上。
只要有一支箭矢射中你,基本没有生存的可能。冲车是用来冲撞城门和破坏城墙的,使用起来简单粗暴,到了城门洞中,任你加特林有多能耐,也是鞭长莫及。还有攻城的云梯,进入没有防守的城门就像平日训练一样简单。
大杀器投石车,射程能有五百米左右,一旦被砸中,就会当场毙命。除了使用攻城武器之外,还可以采用围城、火攻、地道战、水攻、土攻、瘟疫等等方法攻城。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攻城方法,请问你怎么解?
最后,城池被攻破之后会有何结果?
如果守城人不幸被俘,或者被困后放弃抵抗,那他可能会被车裂、腰斩或者活埋。车裂也就是通常说的五马分尸或者五牛分尸,其残忍程度可想而知。腰斩的使用也很广泛,被俘的敌人通常不会一下斩死,会让你受尽折磨。
还有活埋,也就是古代的坑杀,估计也不好受。所以说,你在守城的时候也要想一想自己的后果。虽然只是假设,只是追求乐趣,但也不能毫无原则的胡乱想象,否则就会失去提问的意义了,让回答者哭笑不得。
综上所述,在三国时期,一个人拿一把无限子弹的加特林居高临下是不能守住一个城池的。这个答案很确定,没错,的确是不能。
既然题主一本正经的问出这个问题,那我也一本正经的分析一下。噗嗤~
一个人用加特林守城,抛开兵器不谈,你有三大优势
第一,攻敌不备。加特林如此神器,古人没有见过也不会有防备。
三国时期弓箭射程可以达到150米左右,但是到了这个距离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而两军对擂,双方一般相聚500米左右。这个距离在这个时期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地方统兵将领不会想到你能打得到他。
加特林有效射程1000米,6000发/min。不到一分钟就能击穿敌阵。并且以加特林的威力,是盾牌,铠甲,和人一起击穿哦。可能敌将刚布好阵,还没有下令攻城,部队就被打蒙了。
第二,古人迷信,遇见无法解释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归于鬼神。
加特林可以在几分钟内给古代军队造成大量杀伤,而几分钟的时间步兵部队根本推进不了几步。就算敌将命大没被打死,也统合不了部队了。因为将领无法将士兵当做机器,在高战损的情况下还能指哪打哪。一支伤亡率超过了30%的军队是无法再打仗的。恐惧和求生欲会让他们丢盔弃甲,亡命奔逃。
古人无法理解加特林这种武器,只能认为是天神下凡或者阎王降世。凡人是无法与鬼神斗的,此时他们要么会落荒而逃,要么会跪地乞降。不然拿着长矛向一位神冲锋,是要弑神吗?那可是要下地狱的啊。
冒死冲锋和知道自己一定会死是两个概念,无论多么勇敢的士兵在死亡面前都会胆怯,尤其是在失去了将领的统帅之后。
第三,制定新的战术,先进武器代表了先进战术
说是新战术,其实无非就是斩首战术。利用加特林的射程进行斩首行动,优先除去敌军将领和精锐部队,简单来说就是朝着帅旗下面打。攻城战争地方必定以步兵居多,以密集阵型缓慢行进的精锐步兵对你来说是个靶子。
充分利用古人的迷信心里,自封为天神。号称天神下凡,而加特林又表现的如此威猛和匪夷所思,不怕敌军不跪地求饶。
不过同时你也有三大劣势
第一:你没有后勤保障,虽然枪不需要子弹,但是水还是要喝的,饭还是要吃的。以我们现代人的体质,16小时的连续工作不吃不喝就坚持不住了,因此,你可能只能持续输出16小时左右。
第二:你无法应对刺客,加特林火力凶猛,敌军正面冲来你自然不怕。但是有刺客绕后切你这个ADC就很难办了。
第三:你无法应对多个城门同时被攻击。加特林再凶猛也只能守住一个方向。如果敌军从其他城门进入,那你将很快面对短兵相接。
兵者诡道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想要一个人用加特林守住一座城,你需要把你的三个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也需要尽量规避自己的短处。
如果你能扬长避短。你能否守住城池还和敌军的规模有关。
敌军数百,那么你的城池固若金汤。
敌军数千,你可以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敌军数万,你需要斗智斗勇。
敌军数十万,那还是丢了加特林赶紧跑吧。
想多了,想多了!
火药武器和冷兵器,是有着绝对的代差的,在兵力相差数倍的条件下,持有热兵器的一方,绝对是碾压另外一方的。但,如果说一个人一把枪想守住一座城池,绝对是异想天开!哪怕是冒蓝火的加特林也不行!
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就算加特林的子弹是无限的,射速高得令人发指,并且枪管不会过热,但是人是不可能连续维持高强度作战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可以持续射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难道能连续一天不吃不喝不睡不休吗?难道不渴不累不倦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古代围城,几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是家常便饭!只要攻城一方把部队停留在射程外,没几天你自己先崩溃了!
二、城池攻防战
古代攻城,除了某些地形险要的关隘之外,大多数是四面临敌!敌人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发起进攻!一个人扛着一把加特林,如何顾得上四面?
不要说射击了,光跑都跑虚脱了!
如果攻城一方能够能够承担缺失,从四面发起无差别的攻城之战,破城只在瞬间!
古代人在长期的作战中,研制出了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也就抽根烟的功夫,敏捷的士兵就能够冲上城头,一个人根本无法顾得过来。
三、古人的智慧
古代人攻城,其实有很多阴损的办法。
例如在水中下毒,无水可饮,数日即溃!
例如使用离间之计,城中居民谁能杀掉守城兵将,许下重赏,谁能防得住背后的冷箭?
再比如根据地形,截断河流、雍土淹城,却要怎么守?
就算用最笨的办法,围而不攻,城内能有多少粮食?粮食没了,子弹再多又有什么用?
结语:在任何一个时代,个人的力量哪怕再强悍,也如同蝼蚁!
只有借助集团和势力,才能够改变乾坤、改天换地!
诸葛亮碰到了刘备,才能够完成三分天下的宏伟战略目标;郭嘉得遇曹操,才能够施展当世无双的奇谋!
通俗地说,就是一句话:人多力量大!
一个人根本守不住,如果是一个连的话就没啥问题了。
加特林机枪虽然威力巨大,有极强的火力压制和杀伤力(每分钟发射6000发子弹),再加上无限弹药,放在三国时代就是大杀器。不过单凭一人一枪,想守住三国时代的城池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古代城池不仅有四个城门,还有很长的城墙,如果敌军四面围攻,一人一枪如何兼顾?难道要处理完东门后,一个人扛着机枪再去西门?大概等你扫射完十几轮的时候,其他城门已经被突破了。
再说,一个人精力有限,总的花时间解决吃喝拉撒睡觉的事情吧,不可能一直操作射击。古人也不是傻子,等摸清套路后完全可以利用机枪手休息走神的时候迅速接近城池,尤其是夜晚。
其次,一把加特林很容易出现故障。无限弹药倒是很爽,不过射速如此之快的加特林机枪在持续不间断的射击下很容易出现枪管过热的情况。一旦出现枪管过热,会引起枪管变形,造成卡壳,甚至炸膛,这加特林机枪就成了废铁一堆。
不过,要是有一个连的兵力话守住一个城池就不成问题了。这120人左右的队伍可以在四个城门和每段城墙上均匀配置火力点,还可以分成2班或者三班进行轮换休整。古人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望城兴叹了。
二、帝国时代2中什么是农田bug高手请教
首先桥不能炸断 浅滩没有办法直接隔断 只能在两边用城墙防守密技上面的朋友已近给了
下面说说战术: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建设与战争是即时战略游戏的两大主题,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并击败对手,不能不依靠建设,所以当你发动战争的一刻,必须询问一下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帝国时代II》反映了战争的永恒原则,即交战双方综合实力的对抗,所以资源采集、科技发展将会对战争进程产生极大影响。游戏开始之初,玩家要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自己,并且尽快升级到城堡时代甚至帝国时代。由于资源依然是原来的四种:食物、木材、金、石;食物的获取方法有捕鱼(包括村民在岸边撒网捕鱼)、狩猎(捕杀羊、野兽)、采果、种田,初期发展阶段,可以集中大部分生产力量在狩猎和采果上,如搜索周围地区,把发现的羊只带到城镇中心捕杀;或者派多人同时采集果子。种田以及捕鱼是主要食物来源,可以通过升级磨坊、鱼船来增加收获。可以参考以下的劳动力(村民)分配比例,初期为食物:木材:金:石=4:4:1:1,中后期可改成3:3:3:1。
对即时战略游戏有一定了解的玩家都清楚:时间是制胜的关键。任何加快已方的工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诸如把矿场、木材加工厂等收集资源的建筑紧挨着资源点建立,利用快捷键找寻空闲的村民以及指挥生产、战斗,不断升级资源采集的科技等等,特别是捕鱼,你可以在沿岸多建几个船坞,以较少渔船来回的时间。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我二十石。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将敌人的粮草、资源为我所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引申到游戏中,也就是玩家要尽其所能,抢占资源。金在《帝国时代II》中可以说是最关键的战略物资,资源的抢占实际上就是对金矿的争夺,特别是那些位于敌方城镇附近的金矿,夺取了它们等于限制了敌方的发展。游戏初始阶段,要派遣巡逻骑兵搜索金矿,发现后迅速指派村民在矿旁建造箭塔驻守,如果你仅仅满足于已方城镇附近的那些矿场,当你采完它们,再想去寻找新矿时,也许已经太迟了。咱们用一句话来归纳抢资源的策略,即摮砸桓觯?幸桓觯?匆桓鰯。^_^
不战而曲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优秀的统帅更加推崇撋媳?ツ睌,虽然游戏中无法完全体现计谋在战争里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们变通一下,同样可以达到以较少的损失换来较大的胜利。
攻击村民、渔船可以牵制对手的发展速度,事实上电脑控制的敌人也经常采取这样的策略:他们攻击的目标往往是我方村民,迫使玩家不得不四处救援,疲于奔命。无论单人或者多人模式,偷袭对方生产力量都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玩家可以派遣多股由少量骑兵、射手构成的骚扰部队在敌方防御圈的外围伺机偷袭,甚至可以采用步步为营的方法,在敌方附近建造一些箭塔、炮塔、城堡,除了能够消灭进入视野的敌方村民,更可以消耗敌军作战部队。海战的时候,派遣爆破船(Demolition Ship)摧毁敌方的船坞,使敌断绝后备力量的增援;陆战的时候,派遣僧侣转化敌方速度较慢的单位,如步兵、战象(千万别招惹对方的骑兵)。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中强调攻城战乃不得而为之下下之策,在游戏中你也确实能发现这一点:无论步骑兵都对坚固的城墙和堡垒束手无策,唯一的例外就是攻城器械,特别是抛石机(Trebuchet)。建立城堡,除了可供招募每个民族的特色兵种,最大的得益莫过于生产威力巨大的抛石机,四台抛石机两、三次齐射便可以摧毁敌方城镇和堡垒,不过这种装备相当昂贵,而且需要其他部队重点保护。其他的攻城器械包括冲车、弩车、投石车和火炮,后三种装备也用于攻击集群的敌军,混战的时候反而容易误伤已方部队。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战争中,首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想方设法找到敌人的弱点,将其一举击溃。
《帝国时代II》中,最容易做到的是防守,但最难做到的也是防守。游戏里面提供了完备的防御设施,包括栅栏、城墙、城门、箭塔、炮塔、城堡,这些防御建筑都极为坚固,除了较难抵御撞车、投(抛)石车等攻城器械外,其他的兵种要攻破它们得花不少功夫,而且你可以派遣部队(尤其是射手、僧侣)驻守在这类建筑里,增强它们的攻击能力。防守的撃褦在于你并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你,特别是那些沿岸的基地,敌人可以从海上运送部队过来;因此为了防御敌方的偷袭,最好在薄雾笼罩的地区也派上少量侦察部队,以便给已方基地提供充足的预警时间。
笔者更提倡摴ナ品烙鶖,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扰敌之法,攻势防御最大好处即能够限制敌方的经济发展。如果你胆量够大,不妨在游戏中期(城堡时代)就把已方的城镇中心建造在敌方腹地,然后派遣多个村民驻守在城镇中心内,利用其坚固而且具备远射能力攻击对方的村民;同时亦可在城镇周围建立塔楼加强防守,适当派部分骑兵警戒并摧毁敌方攻城器械。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地形因素在《帝国时代II》体现得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用在防守方面。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基地附近的地形条件构筑城墙防御网,利用那些凸起的高地以及森林作屏障,用城门留出部分出口,并且在隘口和敌军必经的路上设置上述的防御工事。部分战役模式中,地图经过精心制作,反倒能体现出地形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控制部队在峭壁上面居高临下攻击,敌人却无法还击。由于陡坡可以延缓敌军前进的速度,所以把射手、火器放置在山坡上能够更有效地打击敌人。
凡制众如制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上面的一句话不太好理解,大意是指挥大部队作战要像指挥小股部队一样自如,必须要做到组织得当、号令一致。《帝国时代II》里面增加了阵形以及多种指挥命令,如果能够恰当运用,可以让你的部队犹如拳头般有力,反之就如同一盘散沙。线型是最基本的阵形,各个单位按照武器射程远近排成紧密的线形,这种阵形遇到投石车、火炮等火力覆盖范围较大的单位时损失会加倍;所以笔者建议玩家多采用交错(staggered)型,或者更擅长夹击敌军的侧翼(flank)型;另外一种盒(box)型用于保护重要人物,比如可以把僧侣放置在阵形中央,外围部队专注于攻击,而僧侣则不断给受损单位补血。
战斗模式的提供可以说是《帝国时代II》AI有了较大提高的一个标志,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玩家尝试过这个游戏的一代,大概会对那些作战单位愚蠢的AI极为不满,比如对方一个侦察骑兵就可以诱使我方大部队离开战位。不过在新作中这种情况不复存在了,玩家编组一支由各种单位构成的混合部队,然后选择防御(defensive)模式,配合上述的交错、侧翼阵形,即可形成具备强大战斗力的集体枣摷?啪鼣既有远程火力,又有步骑兵形成的近战力量,再有就是僧侣组成的支援部队;而且在防御模式下,单位不会擅离职守,他们只会攻击进入视野的敌军,但不会无限制地追击,超过一定范围即返回枣这种融合了各单位优点的摷?啪鼣甚至发挥着掺嗜饣鷶般的作用,大量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最重要的是,混合部队能够很好地完成战斗,不需要玩家亲自指挥。
其余的战斗模式包括攻击(aggressive)、站岗(stand ground,即不移动但能够攻击附近的敌军,一般用于射手、远程武器的驻防)、静止(no attack,不移动也不攻击)。另外,玩家还可以控制单位警戒、保卫、跟随,与同类型的即时战略游戏大同小异,大伙玩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热键以及说明。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了解敌人,了解已方的情况能让你在战争中抢得先手;更能让你抓住敌军的弱点,对症下药。以下针对几个比较有特点的民族作简单介绍。
中国(Chinese):毫无疑问,撝泄鷶是国内玩家最喜欢用的一个种族。记得在前作中,中国可以算作最强大的种族,因为其科技发展的迅速以及部分单位低廉的价格。二代里面,中国同样继承了以上优点,尤其在游戏初始阶段,中国的经济、军事以及科技能够迅速发展,海军的实力比较强,城堡中可以开发出诸葛弩(弓箭手),中国属于那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民族,特别适合初上手的玩家;但发展到游戏后期,由于缺少火枪、火炮等先进兵器,很可能限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蒙古(Mongols):大约是一脉相承的缘故,笔者对撁晒艛这个民族也相当感兴趣(玩家可以在战役模式中扮演成吉思汗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游牧民族的特色,决定了蒙古骑兵的强大,在游戏初期即可以利用轻骑兵、骑射手、骆驼骑兵横扫大陆;另外,蒙古族也拥有相当不错的步兵以及攻城武器,从这些可以看出,蒙古是偏向于进攻的民族。然而其缺点也是明显了,一是科技较少,特别缺少火药技术和部分防守建筑的科技,并且,较弱的海军是蒙古族的另一缺陷。
法兰克(Franks):其特点与蒙古类似,但蒙古族的特点在于轻骑兵,而法兰克民族的优势在重骑兵枣游侠。游戏进行到后期,法兰克民族可以凭借重骑兵、火器部队以及城堡中开发的掷斧兵混合部队在路上战争中占据优势,但重骑兵的天敌是骆驼骑兵,所以必须依靠远程火力以及僧侣给予一定的支援。法兰克民族经济上的优势体现在农田的高产量,这样可以减少你重复建造农田的数量,使得玩家能放心地在前线战斗。
条顿(Teutons):条顿实际上就是指日尔曼人,这个民族最大特点就是善于防守,它的防御塔楼、城堡、城镇中心相当坚固而且具有很强的攻击力,所有和防御有关的技术它都具备了,因此玩家使用这个民族时最好采用步步为营的防守策略,不断用防御设施蚕食敌人的资源,最终把对方撃?死。
波斯(Persians):波斯民族总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兵种枣战象。战象从城堡中招募,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在面对普通骑兵、步兵乃至攻城掠寨时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战象移动缓慢,很可能成为拥有强大远程火力的敌人的活靶。而且,僧侣有充足的时间把它们转化过来,所以玩家最好在战象队伍中编入骑兵作支援。波斯民族的海军也相当强大,特别在拥有海岸线的地图中,波斯民族能够较容易地获得制海权。
拜占庭(Byzantines):拜占庭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与东方文明中国互相辉映,在《帝国时代II》中,拜占庭的科技相当发达,它的步、骑、射兵种以至海军都相当完备,不会出现类似其他文明缺胳膊少腿的情况,重要的是:拜占庭的僧侣是所有文明中最先进的。所以从总体上看,摰酃??最均衡的两个文明就是拜占庭和中国。
兵者,诡道也。
限于版面的原因,无法再谈及更多的战略战术问题。但我想,玩家们除了灵活运用上面谈到的技巧,更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
呵呵,不说了,不说了,只怕有玩家说我是赵括之流了……
以上是我以前网上看到的 对我很有帮助 现在也希望能帮助你
祝你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