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对中国建筑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古代,它以其“意”与“象”结合的思维模式,以及阴阳协调的原理,孕育了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同时也使得这一学问,在中国的建筑学领域发挥得淋漓尽 致。《易经》“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思想,依然在中国现代建 筑学领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讨论三个学校,东南,同济,清华。你同学讲的不算吹牛。东南有理想,哲匠型。毕竟是前朝中央大学。而且那还是个不那么践踏思想的朝代。王澍身上就有东南的影子。有理想的后果就是成就少数高人,多数庸人失去了升级为庸才的机会。同济是最懂市场最懂工业,最深入参与实践的,到底是有德国血统。学生基本功扎实。同济是活在当下的,所以非常迅速深入地国际化了。我在bartlett读研时,发现系里唯一中国期刊就是同济TA。清华是满清的留美预备学校,这些年学生作品美国腔太浓,官僚买办天才都有,最大优势其实是生源。如果要简单概括:东南-哲学,同济-工业,清华-科技。排名前后取决于你对这个学科核心价值的定义,而建筑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科?——“XXX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目前的见解就是这样,这个问题是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