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不靠坚船利炮靠碉堡炮楼葡萄牙人的亚洲殖民套路才叫深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似乎欧洲殖民者们是靠坚船利炮等先进的武器将当地的土著打败的。但这个固有印象却未必正确。欧洲人的征服之旅由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带头,而因为《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西班牙面对的敌人难度要比葡萄牙小得多。
▲这种叫卡拉维尔的小船并不能装载大型火炮
葡萄牙要面对的是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盘踞在马六甲的苏丹,还有阿拉伯半岛各种错综复杂的穆斯林势力、控制红海、开罗的马穆鲁克王朝,以及苏莱曼一世的奥斯曼帝国。这些敌人不光数量比他们多,也持有火枪、装备有火炮,武器装备比葡萄牙人还要好,也比他们富裕。那时候还没有燧发枪,火绳枪还没有十字弓好使;葡萄牙当时造船技术也跟不上西班牙,造的船还有很多是小吨位的卡拉维尔帆船,这种船几乎就不能装备舰载火炮……
但是葡萄牙却将这些敌人打败了,他们能获胜的关键点在于采取的战略。早在达伽马第一次行驶入印度洋时,他们就开始搜集当地有用情报了。他们知道印度洋、阿拉伯半岛、马来附近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的兵力、武器都不容小视,也侦查到了次大陆面积很大。当达伽马带着消息回到葡萄牙之后,葡萄牙王室们便讨论如何对付未来的敌人们。经过商讨后,他们决定了怎么征服西亚:通过在贸易港口附近建立要塞、堡垒来控制贸易中心;多建造“海上要塞”卡拉克帆船,这种帆船能装载轻型火炮,能给葡萄牙登陆部队提供一定火力支援,高耸的首尾楼使这种船和陆地城堡一样可以安排很多弓箭手、火枪手,更关键是这种船装载量是卡拉维尔帆船的几倍;每一年都派舰队到这些贸易点将各种原材料、资源运回里斯本,换防士兵。
由于葡萄牙每次远征人数都很少,1497年到1504年七年间只有5500人次往返于印度,除开首航的达伽马外平均一次舰队有1000人左右。人员稀少使他们决定不要深入内陆,“进入内陆不要超过五海里,且随时保证部队撤离到船上或要塞内。”是当时葡萄牙的作战法则。一座坚固的要塞只需要100到300人就可以牢固守住,船队撤走时候会留几条船给守军用,这些船可以在被围困的时候去附近找一找补给偷偷运给守军,即使被围住几个月也不怕。一旦守军撑到第二年春天,那么新一波的生力军就会随着舰队到来。
▲葡萄牙在霍尔木滋建立的要塞
葡萄牙这种以守代攻的战略当然也有很大困难,重点就在于建立要塞的速度一定要快,因为季风的原因,舰队大部分人员、船只一定要当年回一次里斯本卸载所装资源,人手一旦不足要塞就建不成了。在1505年,决定开展重点防御策略后,整个葡萄牙就开始不停的在全欧洲收购木材、石头,用于制作要塞的预制件,包括窗框、加工过的石料,用于建造船只的木材等等,确保船队航到目的地就马上开工。还带有要塞防御利器——火炮(即后来传到明朝的弗朗机炮)。
▲葡萄牙士兵和当地女性的描画,葡萄牙士兵与当地改宗妇女结婚在当时很普遍。所以不少民众支持葡萄牙人。
此外,为了给孤悬海外几万海里的要塞加一道外交保险,葡萄牙一直在寻找他们在世界另一头的盟友,他们的目的是对付麦加的马穆鲁克王朝,和散落在印度海岸、马来群岛控制整个印度洋、太平洋贸易的阿拉伯商人们,并不想对和他们没有仇恨的印度教徒动手。葡萄牙情报工作做得很好,知道西亚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他们参与其中,帮一伙人干掉另外一伙人,以此结交盟友。面对非穆斯林的印度商人他们只收取过路费即可,不会动武。
要塞的选址、设计一定要好,要塞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年可能只能建一座。经过多方考察后,葡萄牙人选了科钦、卡利卡特、果阿、霍尔木滋、马六甲等几处。科钦是葡萄牙在印度最早的盟友,也是印度大陆基督徒最多的地方;卡利卡特、果阿、霍尔木滋、马六甲都有很多阿拉伯商人往来于此,霍尔木滋更是马穆鲁克王朝马匹的重要中转贸易站,其精锐骑兵马匹的就是来源于此。占领、巩固以上几个据点后便可以从经济、军事上打击到葡萄牙的麦加仇人。
▲葡萄牙最大的“海上堡垒”,海洋之花号, 比起小型的卡拉维尔船她的大装载量和高耸的船楼既能利于士兵防护,也能装载大量货物。
葡萄牙这一战略对兵员稀少的他们来说是很奏效的,占领大量的领土对于远征人口过少的他们来说本就不符合实际,要控制一年只到一次海外领地最好办法只能是固守海外据点。这些据点周围的敌人本身又各自为政,西亚各地本来交通就不发达,西亚多是沙漠,海路上又被葡萄牙在1500年开始猛造的“海上堡垒”阻绝,援军即使到了葡萄牙要塞下也多半被饥饿和疾病所困战意全无。
▲葡萄牙要塞被奥斯曼军队围攻
在固守要塞、贸易站的策略下,葡萄牙主要世仇马穆鲁克王朝经济、战略资源萎缩,给本就处在内乱之下的开罗苏丹沉重打击,被奥斯曼军队消灭。葡萄牙虽然控制了整个印度洋的贸易,却没有更强的国力去直接消灭任何一个王国。1538至1559年,马穆鲁克王朝的替代者奥斯曼帝国试图清除印度洋、马六甲上葡萄牙的据点,当时奥斯曼帝国在苏里曼一世统治下陆海军都非常强大,但在葡萄牙要塞面前还是无功而返。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红衣弓箭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二、帝国时代征服者 长弓手用什么打最好(波斯外)
最佳答案建议用 哥特近卫军 或者投石车 拜占庭骑兵也可以(前提是要研究后勤术)
三、帝国时代3现在共有几个国家
国家介绍(共八个)荷兰(城市:阿姆斯特丹)
1、村民建造是用100钱币。 2、村民限造为50。(太少了,可用渔船弥补) 3、可以建造银行生产钱币,银行上限为4个,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到10个. 4、三桅帆船可代替大型帆船。 独特部队:手枪骑兵、三桅帆船、特使(侦查单位)。 优势部队:长戟兵、手枪骑兵。 独特建筑:银行。 元首:拿骚的莫里斯
葡萄牙(城市:里斯本)
1、每进入一个新时代都可以获得一辆城镇中心马车。 2、城镇中心建造限制+1。 3、探险家额外获得望远镜技能。 独特部队:葡萄牙散兵、管炮。 优势部队:火枪手、龙骑兵、弩手。 独特建筑:无。 元首:探险家亨利
西班牙(城市:塞维利亚)
1、经验值增加速度加快,船运速度加快。 2、长枪兵可升至帝国等级。(其他国家的长枪兵只能升至精锐等级) 3,一开始可以拥有一条猎犬. 独特部队:枪骑兵,刀盾手,猎犬,传教士。 优势部队:长枪兵。枪骑兵 刀盾手 独特建筑:无。 元首: 伊莎贝拉女王 西班牙的特色兵种Redoleros使用圆盾和短刀作为武器,在火器普及前能够构成对敌方步兵的压倒性优势,发达的海上运输也使得殖民地能够快速的从宗主国获得补给。
英国(城市:伦敦)
1、每建造一个庄园住房可获得1位免费的村民。(故经济早期强,但过多村民费操作) 2、庄园住房比普通住房贵35木材。 独特部队:长弓兵、火箭炮。 优势部队:火枪手、轻骑兵。 独特建筑:庄园住房。 元首:伊丽莎白女王 英国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其村民的劳动速度是全游戏中最快的,资源开采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科技。手持滑膛枪的红衣军方阵(Musketeer)可以将英国的军事优势保持到工业革命前。英国还可以逆向研究中世纪的科技,英法百年战争中大显神威的长弓手也可以穿梭时空隧道,给百年后的法国士兵再补上一课。
法国(城市:巴黎)
1、资源采集者不是普通的村民,而是猎人(或译为武装农民)。 2、猎人的费用比平常村民高12.5%食物。 3、猎人采集资源速度比普通村民快12.5%。 4、开始可以拥有一个土著侦察兵。 独特部队:胸甲骑兵、猎人。 优势部队:散兵,胸甲骑兵 独特建筑:无。 元首:拿破仑 法国使用猎人(Coureur)进行资源采集,他们有轻步兵的战斗力,但价格只有轻步兵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前期RUSH对于法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法国则可以任意RUSH对方。历史上法国殖民者使用火药与葡萄酒来扩张自己的土地,他们很重视和土著人的交往,游戏中同样保留了这一特性,征服模式中法国人能以微小的资源代价换得土着人的援助,而在对战模式中,操作法兰西的玩家可以征召中立土着势力参与作战。
德国(城市:柏林)
1、有两种村民,一种是普通村民,另一种是马车。 2、马车生命值比普通村民高,但占用2人口。 3、马车的工作效率是普通村民的2倍。 4、每次从主城运送支援可以依时代获得免费的德国骑兵。(时代1没有、时代2有2个、时代3有3个、时代4有4个。) 独特部队:马车、德国骑兵、双手剑士、战车。 优势部队:散兵,德国骑兵 独特建筑:无。 元首:腓特烈大帝
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
1、碉堡结合了哨站、军营的功能。 2、成批训练步兵和村民。 3、训练村民的费用-10%,但训练时间增加20%。(其他国家的是一次训练1个村民,俄罗斯是3个,其他国家训练3个村民花300食物,俄罗斯只花270食物。) 4、步兵攻击力和生命值-20%,但训练费用-25%。性价比高,后期更高 独特部队:俄国散兵、沙皇骑兵。哥萨克骑兵。 优势部队:掷弹兵、骑射手。 独特建筑:碉堡。 元首:恐怖的伊凡
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堡)
也译为奥斯曼帝国, 1、村民免费建造。(但无法超出人口限制和数量限制。) 2、在达到村民限制或人口限制以前村民无法停止建造,除非城镇中心被摧毁。 3、有多个城镇中心时,城镇中心可以同时建造村民。 4、,时代1就可以建造清真寺,而且可以直接训练间谍. 5、清真寺可增加村民的工作效率 独特部队:苏丹亲兵、奥斯曼轻炮兵、重型火炮、轻型战舰、奥斯曼重骑兵、伊玛目。 优势部队:轻骑兵、奥斯曼轻炮兵。 独特建筑:清真寺。 元首;苏莱曼
四、不讲武德的海上帝国!水上小国威尼斯如何称雄大航海时代
新闻独家发布
作者:铁士代诺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北方城市的商业地产中,时常能看到对于“威尼斯人”这一经典装修风格,近乎大型样板间式的1:1还原。之所以开发商不惜成本也要在大环境相对缺水,政府号召节约用水,且商业用水价格不菲的北方复现澳门地区的地标性景观,一来是为了迎合北方人潜意识里对于“水乡”意向的美好想象,另一方面文艺复兴风格的欧洲仿古建筑配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与餐饮店铺,确实有助于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
当漂浮在深度不超过50公分水面上的迷你贡多拉看着那些逛街的情侣,吵闹的小孩子,始终处于倍速行走状态的外卖小哥时,会对自己“精神威尼斯人”的异域情调作何感想呢?
澳门的“威尼斯人”
如今每当旅行手册和好莱坞电影里出现威尼斯时,就像是所有澳门和澳门以外地区的“威尼斯人”式景观,美丽依旧,但早就已经不见了历史上那个几乎整个地中海乃至黑海拥入怀中的庞大身影。威尼斯,那个曾经被称为“共和国之眼”和“共和国之盾”的殖民地与通商口岸,如今也变成了宁静安逸的海岛或者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黑金交易之地。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380年至1430年这50年间,看看威尼斯人是如何早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率先建立起一个利益与荣誉的海洋帝国。
电影《007:大战皇家赌场》的威尼斯场景
海上大富翁——比刀剑更加锋利的,是金钱
上图中的金币,名为“杜卡特金币”。正面为威尼斯总督跪在威尼斯的保护者——圣马可。左侧的铭文S M VENET标示出此人的圣徒身份,即圣马可,右侧的铭文DVX标示出总督的世俗头衔。在背面,则是基督立于群星围成的椭圆之中。1252年,佛罗伦萨共和国决定铸造一种纯金制成的金币用作商品交易,并取名“佛罗林”硬币。
几年后,贸易逐渐兴盛的威尼斯也决定效仿,于是制造了著名的“杜卡特”币。“佛罗林”和“杜卡特”都是由3.5克纯金制造。在欧洲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这些由知名政权铸造的金币由于币值稳定,逐渐占据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话语权。尤其是当威尼斯不断加强与东方的贸易往来时,杜卡特成为了一种世界性货币,参与到了全球化的进程当中。
威尼斯的崛起同样离不开战争。1380年之前,威尼斯与同为海上贸易国家的热那亚之间长达几十年激烈的贸易战争。要知道大帅逼如浩南哥,作为鸿兴扛把子也无非就是从铜锣湾一路砍到尖沙咀,而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了争夺财富,北起亚得里亚海,南至埃及亚历山大港,西出地中海,东及亚速海,各自拉拢东西方不同文明下的不同势力组团开黑,前后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海上战争。
要知道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人终其一生甚至都没有离开过自己出生的土地,然而威尼斯人却已经把几乎半个已知世界当成了自己的超级市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是热那亚不败而败,威尼斯不胜而胜,而战后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继续赚钱啦!
今天的旅游胜地威尼斯,让人很难把它和昔日大海上的战争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威尼斯人好比如今挥舞着支票本满世界“拿块地”的房地产金融大鳄,金灿灿的杜卡特就是他们手中最灵验的生意经。1380年的地中海及其沿岸上镶嵌着星罗棋布的大国势力,小国领地和利益集团,拜占庭持续衰落;巴尔干半岛急于摆脱匈牙利国王们的控制;土耳其人加速扩张步伐,为几十年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登上圣索菲亚大教堂屋顶做着准备;而加泰罗尼亚人则在撤退。奥斯曼人的步步紧逼,让一些沿海小国开始主动寻求威尼斯作为话事人的庇护。
对此,威尼斯人的操作方式十分灵活:他们派出能言会道的大使携带足够金币去收购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比如支付3万杜卡特从那不勒斯国王手中买下了科孚岛;一些远离地产的地主也倾向于把土地卖给威尼斯政府,以换取足以养老的杜卡特金币;几艘码头里的二手武装桨帆船是让加泰罗尼亚冒险家离开此地,去四处走走的最好理由;某个对爱情犹豫不决的女继承人在被“提醒”之后不久,便钟情于某个合适的威尼斯领主。
至于那些原住民武德充沛的地方,威尼斯人选择“不讲武德”,他们会暗地里挑起当地不同势力间的争斗,等到一方弹尽粮绝之后,再出来收拾局面;“必要的”贿赂和适当的拒绝以压低价格更是常规操作。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手段,负责制定具体计划的威尼斯元老院就像是一家采用现代化管理运营方式的公司,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凡流通杜卡特金币的地方,大都也飘扬着圣马可的旗帜,威尼斯在一个现今意大利北部港口的地理基础上,建立了海洋帝国的庞大疆界。
利益与荣耀——商业运作与对殖民地的掠夺
熙熙攘攘,皆为利也。威尼斯所有的土地扩张与海上控制,其核心诉求都是服务于持续稳定地从商品贸易中获利,至于荣耀,或许是属于圣马可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杜卡特的。
殖民地首先成为了威尼斯进行经济剥削的对象,在各种苛捐杂税当中,犹太人负担最为沉重,中央政府丝毫不关心这些钱是怎么征收上来的,殖民地纳税人自然也无权决定这些税金会被宗主国用在哪些地方。就像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吝啬嘴脸的描述那样,威尼斯的政府像精明的商人一样,认为积攒的越多越好,开销越少越好。
《威尼斯商人》主题画作
作为一个自身各种资源皆匮乏的地方,威尼斯始终享受着自己海洋帝国里丰盛的“自助餐”,达尔马提亚的水手被雇佣去从事遥远的东方贸易,而克里特岛的小麦、牛奶、葡萄酒和硬奶酪则是威尼斯人日常餐桌上的餐饮。
为了保证殖民地的每一笔交易都在严格监督下完成,所有物资(包括人力)要被直接运往威尼斯的潟湖地区。即便是两个距离较近的殖民地之间进行商品调配交换,也必须先绕道在潟湖集中,再由威尼斯的专用船只运往各地配发。所有货物都有海关专人核对检查,每一笔税金都要进入国库。克里特岛的盐和小麦被禁止拿到自由市场交易,而只能按照威尼斯官方价由国家强制收购,在这一点上,万能的杜卡特金币又一次实现了此前需要武装桨帆船完成的工作。
对外贸易方面,威尼斯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方的香料,丝绸,大理石柱和镶嵌着宝石的圣像。当东方的财富跨越万水千山流回威尼斯,便重新塑造了大运河畔金碧辉煌的宫殿。威尼斯当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进行商业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国家,地地道道的商人在评估风险,计算收益和利润。
为了整个贸易系统可以流畅运作,勤劳的会计和书记员成为了政府的财务表和望远镜。在保存至今的威尼斯国家档案中,用数百万条目的详尽细节记录下了威尼斯政府对海洋帝国高度关注的方方面面:
君士坦丁堡发生一桩谋杀案。
基克拉泽斯群岛有一艘热那亚私掠船出没。
120名弩手已经启程前往克里特岛。
桨帆船申请4700袋海洋饼干。
内格罗蓬特的财务官工作十分繁忙。
克里特公爵的遗孀透气了属于国家财产的两个金杯子和一条地毯……
仅仅作为一座城市的威尼斯,没有大片土地,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劳动力,没有农产品,甚至连脚下坚固的土壤都没有,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虚拟经济体,它不收获粮食,只收取黄金,对贸易路线可能被切断,以及切断时候从富人天堂坠入贫穷地狱的想象,构成了威尼斯人的危机意识,而这种意识也被用在了威尼斯政府的中央管理,尤其是具体的反腐工作上。
中世纪的反腐行动——威尼斯的中央管理系统
相比于海上帝国的贸易繁荣与东西方物质交换,行政事务在其他关于威尼斯的科普文章中是一个不太被提及的点,而当“钱串子脑袋”展开反腐工作时,对缜密计划的高效率和明确目的性,直到今天依然有着不错的借鉴价值。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1447年春天,威尼斯元老院收到举报,称克里特公爵安德烈·多纳托与国外雇佣兵头领正秘密勾结,并收受对方贿赂。元老院连夜起草了一份包含具体行动步骤的逮捕令:
1、最快速度前往当地,中途禁止停留。
2、到达当地后,任何船员不得上岸,也不准岸上任何人登船。
3、派遣元老院方面指定人员去见多纳托,假装该船要去往土耳其觐见苏丹,约多纳托到船上,以便船长向其打听土耳其当地信息。
4、多纳托上船后立即扣押,并返回威尼斯,不用告诉他原因。
5、若多纳托拒绝或者因故不能商船,船长将元老院预先交付好的信送至克里特海军处,海军负责人看信后将保证多纳托一定上船。
6、到达威尼斯后将多纳托立刻带到拷问室。
7、航行中任何人禁止与多纳托交谈,如果途中必须靠岸,多纳托不得以任何理由上岸。
整个流程,和今天执法部门逮捕嫌疑人的步骤要求大体相同,可见当时威尼斯的相关机构已经在此类事情上积累了不少经验,非常专业。作为一个富裕的商业国家,威尼斯政府当然知道其官员所供职的社会环境可能给他们带去的利益诱惑有多大,因此政府也坚持不懈和其官员的渎职作斗争。涉事档案中充满了谴责,问询,追赃,罚款,弹劾,拘禁,流放,禁令涉及不得雇用亲属,不得变卖公共财产,不得从事贸易活动等等。
在一个殖民地众多,按照当时技术手段本应“天高皇帝远”的环境下,一个被金钱塞满的商业帝国为了让自己的各级领导和公务员队伍保持廉洁,始终将坚定不移的司法制度贯彻到各个角落。
换句话说,只有法律被严格高效的执行,才能让商业活动透明公平的进行。然而相比于在剥削殖民地方面的无师自通,日后通过大航海时代建立起来的新兴海洋帝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荷兰,并不全都掌握了威尼斯在司法制度上的理性高效,毕竟在威尼斯,是不存在国王这个称谓的。
彼得拉克与《黎明之海》——《黎明之海》的港口建设与商会系统
1363年4月,因创立二十四行诗而被闻名于世的学者及诗人弗朗切斯特·彼得拉克正坐在威尼斯共和国赠送给他的宅邸中,提笔准备给友人写下一封书信。这座可以俯瞰整个圣马可湾的宅邸乃是不折不扣的海景房,挂到民宿出租APP上一定会享受到首页推荐待遇,“佛罗伦萨设计师打造,精装修古典主义风格,每一件装饰品皆来自地中海及沿岸各地,诗人的buff让还海风都具有诗歌的韵律,东方风情与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原价XXX杜卡特,会员价XXX杜卡特。”
在《黎明之海》中,玩家可以建设属于自己的港口
事实上,真正震撼到彼得拉克的,并不是民宿APP可能给他带来的房租收益,而是他眼前港口的喧嚣与繁荣,装卸工人举着大桶货物;贡朵拉船夫进进出出;教师们为礼拜奔走忙碌着;穿黑袍的元老率领着财务官清点核算每艘船每一箱货物需要缴纳的税金;醉酒的水手因为打架斗殴而鼻青脸肿……彼得拉克所见到的一切,穿越几百年的时空后成为了玩家们在《黎明之海》直观的体验。
这款游戏拥有一套基于港口模拟经营玩法的商会经济系统,当玩家对港口投资达到一定额度,就能解锁这个港口新到的商品,那些商会投资周榜总值排名第一的商会,将占据这个港口。商会成员也能得到减免税收的优惠。出于对真实性和可玩性的平衡,凡是装备有审计长航海士的玩家,还能额外拥有议价能力,通过议价,可以大大改变商品的买卖价格。
除此之外,玩家也可以乘船出海,去往远比地中海要辽阔的全球海域,找寻并贩卖包括香料,丝绸,烟草等各类大宗商品,建立属于本商会的贸易航线。最终的目的,是当商会达到一定级别后,选择自己亲自建设港口,而自建港口也会参与到大世界体系中,成为游戏大世界的一个公共可见港口,一个微缩城市。玩家还能自行选择建筑类型,每种建筑都会对商会的科技发展产生影响,玩家占据此地,成为不折不扣的“威尼斯商总督”。
结语
相比于当年的威尼斯人依靠着占领殖民地和从事海上贸易汇聚起财富的港湾,今天的玩家在游戏里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高的自由度,曾经圣马可旗帜飘扬的地方,正是《黎明之海》里玩家们可以征服的地方,并在那里书写一段新的海上贸易传奇。
参考书目:
《皮毛、财富和帝国》 埃里克·杰·多林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海盗共和国》 科林·伍达德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重返加勒比》 V.S. 奈保尔著 南海出版社
《海洋帝国 地中海大决战》 罗杰·克劳利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征服者:葡萄牙帝国的崛起》 罗杰·克劳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现代欧洲史 早期欧洲的建立》 尤金·赖斯著 中信出版社
《现代欧洲史 宗教战争的年代》 理查德·邓恩著 中信出版社
《从海洋看历史》 羽田正 小岛翼著 广场出版社
《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维米尔的帽子》 卜正民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