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在江西德安县博物馆,珍藏着一对7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实物粽子,这对菱角形的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外皮为粽叶,以天然芦苇叶麻线捆扎,放置在一个透明的长方形盒子内。

一对7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古老粽子的前世今生


这两个粽子是1988年的时候在南宋周氏墓古代墓葬出土的,也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实体粽子南宋粽子。开棺的时候墓主人的手上持了一根桃木枝,桃木枝上面挂了两个实体粽子。

  碑文记载,墓主周氏葬于公元1274年。也印证了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从这个粽子它的一个编织手法和材料的记忆,也是与我们现代粽子的制作方法是非常相近的。她去世的时候还没有到端午节,他的家人想让他吃上粽子,所以带到棺木当中去。

  经专家鉴定,这两个粽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粽子实物,也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古老的粽子实物。

  “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粽子节来历

纪念屈原说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楚国大夫 屈原在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绝笔作《怀沙》,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们知道后,都纷纷载船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后来便在这天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

一对7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古老粽子的前世今生


粽子的种类繁多其中

最大的粽子

在2000年的广西(南宁)美食节上当一道巨无霸的食物亮相时,便引来了无数人的咋舌,而这道巨无霸的美食是一颗粽子,它重达2000多公斤,可以满足3000多人的品尝。

为了制作这个巨无霸,主办方使用了550公斤糯米、150公斤的五花肉、500公斤绿豆、150公斤板栗、10公斤虾米、10公斤冬菇和 7. 5公斤粽酱,连包带煮共花费了 6天时间;

煮制它的锅也是专门打制的,长3.5米、宽2.6米,宛若一个小型游泳池了。这个最大的粽子也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它的这个纪录被打破。

一对7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古老粽子的前世今生


最小的粽子

重庆铜梁是就会找到这么一家做巧手粽的店,巧手粽中里只有一粒米,如若将它串起来的话就好像一条项链似的;不但可以吃,也可以供人观赏。

一对7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古老粽子的前世今生


最长的粽子

为了制作这个长20.19米粽子,由50名民间师傅耗时10个小时才算完成,光绑扎粽子的龙须草就使用了4.1万根,可见有多费事费力。

这个粽子的诞生地在浙江的遂昌,当地以制作长粽而闻名,他们认为长粽象征着夫妻的感情,越长代表感情越好。

一对7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古老粽子的前世今生


如今我们的生活是衣食无忧,起码在吃上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这要感恩我们生长在这样的时代,所以想想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不会再遭受以前的战乱的苦,但我们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