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财务上是不独立的,原来的上帝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来玩,大多数家庭都有。但塞尔达需要一台任天堂游戏机,在许多父母的眼中,游戏机并不属于家用电器,甚至连孩子都要躲避。
Selda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这让她感到不可思议,而 Selda让那些学习不太多游戏经验的初中生们也感到惊讶。
青少年对异性并不都是那么感兴趣,原神在某些方面的确有意迎合异性的兴趣。擦边球和媚宅元素确实能让许多还没有走出象牙塔的中学生感到兴奋,相反,如果你玩过巫师三见里面的“大浪淘沙”场景,原神那些擦边球就和过家家一样孩子气。
中学生经济还没有独立,他们的零用钱一般都是一次一小部分。Celda那种几百块的3 A游戏让许多中学生觉得很贵,但原神这种免费的、持续温水煮青蛙的收费模式却能让大多数的消费观还没有成熟的中学生们深陷其中。
野人之息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非线性过程,什么叫做开放世界,它的存在地位,在游戏界是原神所无法企及的。原来上帝只是个拙劣的模仿抄袭者,在游戏世界里,荒野之息的能见度要远远高于原神!
为何初中生群体中原神的知名度如此高?你们还说,这是在中学生群体中,中学生比大学生或社会人更明显地处于劣势吗?
有钱有势!!很抱歉,中学生们只是没有办法让鬼推磨的人。老任的独占游戏《塞尔达》是需要买老任游戏机的,那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可以不花几千元去买游戏机和游戏卡带。在游戏平台的门槛下,注定了我的海拉鲁只能在那些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中间传播。
没了游戏机和游戏卡带,那个中学生怎么玩?哪种平台便宜,哪种方式流行,都可以玩。
最便宜的平台是什么?手机呗,家里人淘汰的,自掏腰包几百、一千多买的,成了中学生学习和娱乐的最好平台。原神的开发商也是鸡贼,瞅准了中国学生普遍喜欢玩网游的特点,无耻地将原神变成网游,网络的互动加上游戏的开放性与建模的可喜性,一下就成了中学生群体的游戏爆款。
此外,原神复制了他,但是他再巨人的肩膀也做了很多优化,如众多角色的选择、漂亮的任务造型、华丽的战斗系统等等,都可以牢牢抓住中学生群体的“胃”,再加上在手机端首次推出的开放游戏,发布前利用塞尔达的东风赚了一笔,想不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