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认为TGA年度游戏有一定含金量,但是结合TGA的背景来看,TGA的奖项比奥斯卡的含金量差很多,仅供参考。
有些人觉得TGA就是个“野鸡”奖,没有什么权威,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年一次的游戏盛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都没说错,它的确没法做到客观公正,但起码它真的年年把玩家的目光给聚到了一起。
虽然TGA是从2014年才开始的,但它的前身VGA(Spike Video Game Awards)却可以追溯到2003年。
从一开始VGA最大的问题就暴露了,它就是个“媒体奖项”,话题和流量、广告是排第一位的。
特别是广告实在太多,打个比方,平均5分钟左右的游戏内容后,就会塞进来3分钟的广告,随着节目收视的提高,这种行为更是变本加厉,而且还会请一些跟游戏、玩家没有任何关联的明星、产品出现,造成播出的效果很撕裂。
不过没办法,CGA仗着没多少人搞游戏评奖,在开始的前几年它的确混的很成功,更为成功的是发掘出了一位杰出的年轻游戏主持人杰夫·吉斯利(Geoff Keighley)。
从2003年到2013年,杰夫一直主持了10年,他越干越清楚,玩家在乎什么,VGA实际一点都不关心。
于是,杰夫带着自己攒了10年的经验,从VGA出走,四处拉赞助重新组建了团队,打算重新做一个受玩家肯定的游戏奖项。
2014年,杰夫带着TGA(The Game Awards)回归。
那么改组后的TGA,评选结果就真的很权威了吗?我个人的答案能看,但也没那么权威。
虽然玩家们总会调侃TGA是游戏圈的“奥斯卡”。但无论是他的体量、还是参选评委数量,相比真正的奥斯卡等大奖还有很大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能了解到,奥斯卡的评委数量常年在近万名,但TGA仅仅只有不到100位评委,其中还包括一些投资者。
所以TGA本质和前身的VGA一样,也是“媒体奖项”,话题和流量、广告依然是强关联要解决的问题。
就连曾经含金量最高的小金人,现在都难免要面对流量下滑、政治正确等问题,就更别提才刚刚出发不到10年的TGA了。
虽然评委人数不多,但TGA在评选结构上,是严格按照学院派的风格去做的。
有一个任天堂、索尼、微软、谷歌、V社、小岛工作室等行业巨佬们组成的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本身没有提名和投票权,权利是赋予一些媒体机构和厂商们提名的资格,这些获得提名资格的媒体可以为每个奖项提名游戏,最后再根据得票数量选择出最终提名名单。
最后名单公布后,玩家和观众都可以自行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游戏。
中国的几家受邀评测媒体
但其中权重是有差别的,普通玩家占总投票数的10%,同时电竞相关奖项和“年度最期待游戏”则交给玩家群体投票选出。
目的就是把每个阶段的权力拆开,尽可能的保证评选结果的客观公正。
而且网友投票仅占10%这个点,目的很明显,就是象征性提高一下网友们的参与感,最后谁得奖还是TGA和组委会们说了算。
本质上就是给你也有一些参与感而已
由于这种媒体和玩家口味不一的情况出现,所以说,TGA年度游戏的评选往往会引发互联网的激烈讨论。
2015年,主持人为小岛秀夫怒喷科乐美,引起争议
2016年,年度最佳游戏颁给《守望先锋》,引起争议
2017年,PUBG绝地求生入围年度最佳游戏提名,引起争议
2018年,《守望先锋》获得最佳电竞游戏,;《战神》获得年度最佳,大表哥2陪跑,引起争议
2019年,《死亡搁浅》与年度最佳游戏失之交臂,引起争议
2020年,年度最佳游戏颁给《最后生还者2》,引起争议
2021年,《原神》获得年度最佳手游,引起争议
……
好像从网上的资讯消息来看,从TGA诞生起,好像就从没离开过话题度和争议性……
因此有人觉得它不够客观、真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另一方面,TGA又的确每次都能话题的节奏给带起来,玩家的情绪也能被牵动。
现场节目整的也非常热闹,吸引更多人观看直播活动。
还有很多新游戏发布,比如今年《双人成行》的作者,以及小岛秀夫就说了,会上有新作消息出现。
让人反感的广告方面,TGA也都尽可能找一些和游戏、电竞、电影等娱乐方面的内容。
所以扯了这么多,我觉得你把TGA当成一场属于玩家的嘉年华盛会就挺好的,至于自己喜欢的游戏能获奖肯定会开心,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获奖也大声喷出来,反正TGA的目的也是这个。
放轻松、放轻松,保持好心情看看活动、新游发布图一乐,时刻清楚的明白,真正能替玩家做评委和颁奖的,永远只有玩家自己,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