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知道高达W里有个0式系统(ZERO SYSTEM)可以预测敌人的行动并且操纵驾驶员作出最正确的判断,而WING ZERO就是因为是第一台装备了这个系统的机体而命名的.可以去词典里找
在每个作品中都有不同的意思帅帅的无意义的词吗?比如taruru放taruru genocide EX时,tamama说,在绝招后面加上EX,超帅的说.........是这个削球的专有名词吧,就像小碎步,抽击球,零式削球也是这样吧。零式最开始指的是日本在二战中的一款战斗机,也算是一代名机。不过因为日本当时不能生产大功率的发动机,又
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所以在设计时刻意削弱了装甲防护。导致的结果就是机动性虽好,但一打就着的结果。
而就像大和号一样,零式也成了日本精神的象征,被广泛
应用在了动漫作品中。机体…………在交响诗篇Eureka 里也有
掘越二郎。
掘越二郎选用了三菱瑞星13型14缸875马力发动机。这架试验型飞机代号为“12试舰战”,于1939年3月16日在名古屋工厂制成出厂,4月1日正式试飞。经过一系列试飞,日本海军给新飞机编号为A6M1型。后来飞机改装中岛的“荣”14缸气冷式950马力发动机,编号为A6M2型。
1940年7月21日,15架A6M2型战斗机在横山保上尉及进藤三郎上尉率领下,编成两个中队,飞往中国。7月31日,日本海军正式采用“12试舰战”。因为这一年是日本纪元 2600年,为纪念这个年份,新飞机被命名为“零”式舰载战斗机。
在太平洋战争头两年,“零”式战斗机性能超过盟军各种战斗机。“零”式A6M2战斗机最大时速高空为534公里。海平面为454公里,航程达3000公里。当时其它国家同类飞机多数仅装备12.7毫米机枪,最高时速约500公里,航程多在1000公里以内。
“零”式的优异性能引起了盟国的惊恐,为了弄清日本人怎么会在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制造出性能这样突出的战斗机。美国军方在阿留申群岛上的一个无人小岛上缴获了一架被迫降的“零”式战斗机,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943年3月,盟军在中太平洋的吉尔伯特群岛登陆。空战中,性能优异的F6F“恶妇”式战斗机登场。该机时速594公里,装12.7毫米机枪6挺,其作战性能优于“零”式。特别是该机结构非常牢固,中弹与坠毁的比例为9比1,成为“零”式飞机最厉害的对手。而P-51“野马”战斗机的出现,更使“零”式雪上加霜。从此,“零”式失去了昔日不可一世的威风。
掘越二郎拼命研制“零”式战斗机的后继机“烈风”但很不顺利,飞机不是被损坏就是被炸毁,还没能来得及使用,日本就投降了。在二次大战期间,“零”式飞机总计生产10000架以上。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惨败,横行一时的“零”式战斗机和它的设计者掘越二郎,一起退出了战争舞台。
二战著名“零式”战斗机的发明者
──掘越二郎
臭名昭著的“零式”是日本二战主力战斗机,该机轻便灵活,火力强大,在二战开始的相当长时间里性能大大超过了盟国战斗机,使日本法西斯一度掌握了空中优势。在二战中,零式的出动相当频繁,几乎每一次日本空中行动都有它的身影,它就象笼罩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广阔的东亚大陆上空的魔鬼,是日本法西斯的锋利屠刀。“零式”飞机的设计者就是已故的飞机设计师——掘越二郎。
掘越二郎1903年6月22日生于日本群马县,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航空系,1929年至1930年在德国容克斯公司、美国寇蒂斯公司深造。可以认为,掘越二郎在“零”式飞机的设计上,也借鉴了一些德国和美国飞机设计的经验。
零式各型的相对性能随时间推移愈加落后,1944年的主力零战52型时速只有565千米,最终改型零战64型也只有572千米。而当时各国主要战斗机时速均已达到600千米以上,甚至700千米。可见日本战时的工业潜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有多么低下。零式战斗机在战争后期,几乎无法胜任空战的任务,只好沦为自杀飞机,使大批日本青少年沦为炮灰。 -
各型零式战斗机的性能数据 -
A6M2零战22型 A6M3零战32型 A6M5零战52型 A6M8零战64型 A6M2-N二式水战 -
翼展/翼面 12m/22.4m2 11m/21.5m2 11m/21.3m2 11m/21.3m2 12m/22.4m2 -
长/宽(机身) 9.06m/3.05m 9.06m/3.51m 9.12m/3.51m 9.24m/3.64m 10.10m/4.30m -
空重 1680kg 1807kg 1876kg 2150kg 1912kg -
起飞重量 2410kg 2544kg 2733kg 3150kg 2460kg -
翼载(kg/m2) 107.4 118.1 128.3 147.9 109.7 -
最大时速 533千米 544千米 565千米 572千米 436千米 -
最大航程 3100千米 2380千米 1920千米 - 1785千米 -
升限 10000米 11050米 11740米 11200米 10000米 -
爬升率 6000米7分27秒 6000米7分19秒 6000米7分01秒 6000米6分50秒 5000米6分43秒 -
零战的生产情况(不包括A6M2-N“二式水战”和A6M2-K、A6M5-K教练机) -
1939.5-1942.4 1942.5-1943.4 1943.5-1944.4 1944.5-1945.4 1945.5-1945.8 总计 -
三菱公司生产 722 729 1164 1145 119 3879 -
中岛公司生产 115 960 2268 2342 885 6570 -
合计 837 1689 3432 3487 1004 10449
都说的很详细了,我补充一下!其实零式为了追求高机动舍弃了座舱钢板防护,还舍弃了很多必要的加强钢板,到最后飞机是很轻的,机动性很好,但生存力远不如盟军的战斗机,甚至在俯冲攻击时会凌空解体!它不是个号飞机,只是驾驶它的人都不是正常人,他们服用冰毒后起飞的,别忘了,冰毒还是在那个时候日本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