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浅谈猫头鹰


猫头鹰,又叫鸮,因为它们的眼睛又圆又大,很像猫的眼睛,所以被俗称为猫头鹰。猫头鹰属于鸮形目夜行性猛禽,共有18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猫头鹰大约有26种,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仓鸮只是猫头鹰的一种。在我国南方有一种猫头鹰非常近似于仓鸮,它就是草鸮。草鸮的脸型很像猴子,因而很多人叫它猴面鹰。草鸮经常出没于坟场墓地,飞行时飘忽不定,鸣叫声尖利刺耳,常令人联想起墓地里游荡的野鬼孤魂。实际上,草鸮之所以在坟地出没,是由于那里有丰富的野鼠可供它们捕食。


我国另一种常见的猫头鹰是长耳鸮。它们明显的特点是耳羽非常长,约有3厘米左右。这种猫头鹰是典型的以捕鼠为生的种类。猫头鹰有一种奇特的习性,它们把食物中不消化的部分都从嘴里吐出来,因吐出来的东西是成团的,所以科学家称它为食团,鸟类学家分析了1000个长耳鸮的食团后发现,长耳鸮的食物中97%是鼠类。在繁殖季节里,长耳鸮在幼雏没有孵出前就大量捕捉老鼠,贮存起来。有人说长耳鸮嗜鼠成性,这是因为它们见鼠必杀,尽管有时它们杀死鼠后并不食用。由此看来,长耳鸮是一种极有用的益鸟。


雪鸮是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一种猫头鹰,它们也是捕鼠行家。雪鸮的主要食物是旅鼠。有趣的是,雪鸮产蛋的多少跟旅鼠的多少密切相关:旅鼠多的年份,它们产蛋也多。在旅鼠极其丰富的年份里,雪鸮的产蛋量要比平常多2倍(有时能产13枚);反之,在旅鼠缺乏的年份,雪鸮就减少产蛋量,有时甚至根本不产蛋。因此有人风趣他说,雪鸮生儿育女的多少要看它“胃口”的好坏。值得一提的是,雪绸跟其他猫头鹰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它们惯于白天捕食。


鹰鸮跟雪鸮有相似的繁殖习性,它们也是随着主要食物的多少来调整每年的产卵量。从外表看,鹰鸮更像鹰。它们的脸盘很小,眼也不像其他猫头鹰那样向前集中,而且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均能活动、捕食。但研究表明,它们是地道的猫头鹰,所以人们给它起名叫鹰鸮。鹰鸮跟其他猫头鹰一样,也吐出含兽毛、鸟羽、骨胳等的食团。有人还看到过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只鹰鸮吞食了一条松鸮腿,但松鸮腿太长,这只鹰鸮不能把腿全部吞进去。结果,鹰鸮就让松鸮脚留在口外,待松鸮腿上的肌肉被消化掉以后,它又将脚连同未消化的腿骨吐了出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