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色警戒3日冕单位设定幕府将军级战列舰 重制版
【导读】红色警戒3日冕单位设定幕府将军级战列舰介绍,幕府将军级战列舰是日冕mod里的先进制海舰单位,隶属升阳帝国,由东京湾特种联合研究制造所生产,是达郎为达成天命准备的众多秘密武器之一。
“将军”[Jiāng Jūn |しょうぐん]/“大和”[Dà Hé |やまと]
(Allies: Shogun class Battleship / Project “Battleship Yamato”)
定位:实验级重轰炸/先进制海舰
设计方:天使财阀(白田船业株式会社+天西机械株式会社)
原产国:升阳帝国(Empire of the Rising Sun, EoRS)
生产设施:东京湾特种联合研究制造所/吴海军工厂
部署设施:帝国码头
关键特性:
》 单位时间火力投送效率大于一整个航空战队的舰炮搭载方案
白田试制乙型46厘米三联装特种舰炮×3
吴海军工厂15.5厘米三联装舰炮×2
天西株式会社8.8厘米双联装舰炮×4
横须贺海军工厂25 毫米双联装高射炮×6
》 交错布局的舰载瞬息发电机组
》 改进型舰艏纳米护盾与小型定向纳米蜂巢
》 带有自助冰淇淋机的勾栏-伍电子游戏舱(北大西洋通用海关代号:Station of Plays 5)
》 达郎御赐的励志书画
背景故事:
这是达郎为达成天命准备的众多秘密武器之一。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太子达郎在“命运之日”结束参拜后的回程中遇到了什么。也许就如民间传说,他在穿过神社鸟居的时刻听到了“天命的启示”;也许像他身边的近侍所言,太子秘密执行的宏伟计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许就和部分史学家们研究的那样,在社会的动荡狂潮之中,芳郎与达郎父子两人通过一场心照不宣的对手戏扭转了升阳的命运。无论原因如何,在那次参拜结束后,达郎面对神州大使乘坐的最新型飞空艇“龙船”样机与驶过港口的神州舰队默然屹立数十分钟,并就此开始了他那至今都没有被完全理解的一系列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启动幕府将军级战列舰(其工程代号为“大和”)的设计建造工程。
痴迷于研究各种决战兵器的达朗
当然,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照例要为读者们回顾一下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
升阳与神州比较正式的关联至少可以追溯到织田信长在本能寺开人生最后一次烧烤晚会的时候;虽然彼时神州尚未完成立国,但南楚依旧通过经济手段间接帮助天皇家族统一了升阳列岛,结束了混乱纷争的战国时代。而随着神州南北统合,在其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面前,大多数周边国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顺从,或者说成为神州的藩属。考虑到升阳和神州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便成为了诸多藩属国中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特殊的一个。
自统一以来,升阳的海上军事力量建设长期围绕着海上贸易进行;他们维护着从本国近海到南洋诸国乃至澳洲的航线,为神州庞大的舰队分担护航压力;而作为“恩典”,日出之地的工艺品也能在神州舰队的护卫下远销天竺甚至是……泰西。如果一切皆按此分工发展,那么升阳的海军在现代将依然只有近海防卫的功能。
只是,历史永远不会静止不变——无数原子以其各自的向量与动能为特性,彼此碰撞、偏斜,一切都在运动之中。
在大航海时代的尾声,规模化的神州殖民团体正式踏上了当时可以用荒无人烟形容的澳洲并在之后一路开拓至南北毛利岛(新西兰);虽然大航海风潮所带来的舰船及航海科技已经使得环球航行与精密地图绘制成为了可能,但正处工业革命前期积累阶段的神州并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势力确实地扩展到全大洋洲大大小小甚至蔓延到了南伊洲西海岸附近的数百座岛屿上。即使如此,澳洲殖民地依旧帮助神州将影响扩展到了整个南太平洋,并让领导者们首次意识到了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而在北太平洋,乘上神州工业化的东风且有愈发膨胀之势的极东之地在海上遭到了对其海军建设的第一次冲击——来自更东的地方。在被标为西元十九世纪的这个百年的开头,伊顿尼亚携白色舰队宣称了对夏威夷的主权,这一势力外围的交错地带被德-盎-萨人插上了国旗;以此为标志,太平洋的势力范围首次进行了粗略的划分。
在继续进一步的叙述以前,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概念的流变——“藩属国”。一些不速之客从东边闯入神州世界体系的同时,神州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通过种种方式迫使着生产关系发生最深刻的变化,激烈变革的经济基础引发了上层建筑的激烈变革。神州与其文化圈内各国的国际关系,在经历了这一变革之后,将要向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方向前进。首当其冲的就是藩属体系。神州的新领导者们依照新的理念重新设计了与各藩属国的关系,废除了朝贡义务的同时,诸藩属国在政治和外交上还得到了极高的自主度;唯一保留的只有军事上的义务:神州仍为各藩属国提供危机时刻的援助,使其国家免为咄咄逼人的泰西所灭,此外任凭藩属国行事。也正因这种军事上的联系,藩属国这一关系才得以保留,但其指代的国际关系已与过去全然不同。当然,各国之间的关系不只有藩属关系,不过在此只澄清这点。
在这种藩属关系下,伊顿尼亚人在东方的出现并未影响到升阳的跨洋贸易,又由于神州海军力量的存在,这件事未能给予升阳远洋海军建设足够的动力,神州的风帆蒸汽舰队依然是泰西人口中“东亚”地区的力量象征;这个事件仅仅是让遥远未来的某些神州电子游戏里,多了一些“升阳线”的风帆蒸汽战列舰。
文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断加速的——启蒙运动及两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与思想大发展,工业时代的激励与文化思想的冲突不断激化,历史的走向难以改变:在帝国主义背景下,战争是十九世纪末的主旋律,分别围绕着北大西洋和神州的两大世界体系基本形成,各世界体系中主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几乎将全世界瓜分殆尽。但扩张的势头不会停止:在北大西洋世界体系内部,欧洲众多势力相互倾轧;而在体系之间,伊顿尼亚与神州在太平洋上展开交锋,世界局势在压力下动荡不安。
在欧洲,一场军事及工业之理性和终极目的之非理性交织而生的扭曲风暴,将全世界都卷入其中。1887年11月7日的俄国十月革命中止了其与神州在中亚的博弈,神州由此将精力集中在与不列颠殖民者在南亚尤其是天竺(印度)的对抗,伊顿尼亚却在意料之外地在南亚插手援助了不列颠,这使得太平洋两侧的对抗在神州领导层的惊怒中不断升温;而1898年神州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1900年在北大西洋体系内爆发的大萧条,让一切都被摆上了台面。
欧洲刚从大战与革命中平复下来没多久,太平洋南部与西部又响起了新的炮火声。
迫于战后国内的萧条与危机,伊顿尼亚将手伸过了太平洋,进入南太平洋诸岛至澳洲地区;在尝试抢夺本不属于他们的市场的同时,还占据了广大洋面上的诸多岛屿并试图以此分割海洋。自1900年3月起,南太平洋诸国内部新出现的阴谋家们带领着来历不明的雇佣军抢夺了政权,各国政府几乎均处于失能状态。这些“阴谋家”将新秩序向着有利于伊顿尼亚的方向确立了,主要在于大幅度削减关税和放松黑市管制,却利用着国家机器对来自神州的投资者与商人进行种种无端骚扰与经济活动上的阻挠行为。
这一系列行动被后世视作1908~1912年期间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但此时的神州正忙于解决经济上内外交困、地缘上被东西夹击的尴尬局面,没能及时做出反应;当然,深陷困境的并非只有神州一国,严重经济危机促使伊顿尼亚进行了丧心病狂的跨洋势力扩张的同时,神州文化经济圈内的国家,也在相互倾轧中苦苦挣扎。
让我们将视角移回稍早一些时期的升阳,然后回到主题上。
一场战争在升阳纪年2559年(西元1899年2月26日)意外地爆发了,对抗的双方是同为神州藩属国的朝鲜与升阳。这场在东海上的战事真正将升阳的近现代军事工业全部动员了起来,众多的近海鱼雷艇与驱逐舰被填入了海军装备序列中;尽管一些战列舰与重型巡洋舰在轰炸釜山、元山等工业区的行动中“战果斐然”,但由于升阳与朝鲜国的海上战斗基本被限于近海岛礁,远洋作战相关战略战术与配套舰船设施的必要性并没有得到体现。
这场由地区冲突发展而来并突然失控的战争造成了交战双方的巨大损失,首次了解到近代工业支持下战争残酷性的两国同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独立结束战争的能力;直到第六年时,神州才从南亚、澳洲方面事务以及“大萧条”中抽出身来,出面调解两国关系;在三国重新协调了诸多经济政策之后,战事终于画上了句号。
不过升阳海军的发展步调并没有被迟滞太久:在随后的太平洋战争中,为恢复南洋与澳洲诸国合法政权,自1908年起,神州调动若干支舰队南下,与借机入侵的伊顿尼亚远洋特混舰队展开了激烈交锋,作为友军的升阳海军则派遣了若干鱼雷舰队以及数艘主力舰协同神州舰队的战斗——这是升阳海军参与远洋军事行动的最早记录。
太平洋战争中的一系列海上军事行动,对于升阳海军建设而言,是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的,升阳的东山指挥所从派遣的舰队处获得了来自作战一线的宝贵资料,当然,这也包括舰队远离本土作战时显露出的种种问题,这为升阳日后发展远洋舰队奠定了经验上的基础。
当然,这都是日后的事情了,让我们先谈谈战事的句号是被如何画上的。
回过神来的神州,将伊顿尼亚的势力从太平洋南部逐港逐岛赶出,但由于神州舰队于1911年对夏威夷进行的攻势受挫,双方由此陷入总体上的僵持状态,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被赶出澳洲的伊顿尼亚终于找到机会将神州拉回谈判桌;次年,和平协议签订,太平洋战争结束,海洋格局基本确立。
由于夏威夷在协议中被确定划入伊顿尼亚势力范围,其远洋舰队由此拥有了一个绝佳的驻地,也拥有了继续跨过日界线插手西太平洋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即使没法在南太平洋占到便宜,伊顿尼亚对环太平洋区域神州势力范围内诸国的威胁仍然存在。
因此,升阳对远洋海军的建设有了非常现实的需求——在加强自身国防力量的同时协助神州防备来自夏威夷的威胁。作为神州岛链防御体系的中枢级组分,伊顿尼亚在注意到升阳与神州的特殊关系之后,就将其视作了封锁神州太平洋方向力量这一战略目标上的重大障碍;这使其倍感压力,并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倾向于靠近神州。
升阳与神州在战略上的这种合作、甚至是主动配合的关系,在升阳民间映出了种种不同的声音。持积极态度的主流声音认为,这是长久友谊的体现,毕竟升阳早已在经济上通过分工与神州命运休戚与共,而军事上的密切联系同样是对升阳有利的,至少他们不需要独自面对伊顿尼亚的军事威胁,甚至没有承受按地缘关系看几乎必然的主要压力;而消极的看法有许多,其中一种认为,这种合作削弱了升阳军事力量的独立性,不利于独立地面对战争,或是这种合作是“懦弱”的表现等等。
但无论如何,来自大洋另一端的威胁是实在的;海军建设方面,升阳必须要涉入此前从未投入足够资源开发的远洋海军领域。尽管随着神州世界体系在太平洋战争后的新一轮扩张,升阳经济在重建中逐渐好转,而军事开支也自然水涨船高,海军得到了更多的可用资源。但升阳海军中一些占据高层的守旧势力对于军工部门只管将神州技术与经验进行简单复制的策略始终抱有怀疑,并坚持要求这些部门对神州的大型海军舰船的制造和设计技术——无论在使用前或者在使用中——都必须被厂方消化。这使得许多预算被花在了生产技术改进拨款、人员培训上,而舰队本身的战斗力却是迟迟未能形成。
在国际形势较为缓和的情况下,神州对升阳的这种发展策略自然也是放手不管;然而,自60年代末神州于太平洋方面的战略方针转变以后,新的压力也被神州施加给了的升阳的海军:神州需要作为盟友的升阳海军在远洋承担起更多的军事任务,以更主动地共同应对大洋彼岸不断增长的威胁。出于对升阳国主权的尊重,神州并没有直接干预其军事力量的建设过程,但在更大的威胁面前,神州也不得不让其政治经济影响力在升阳这一“藩属国”的政坛上发挥作用。
于是,之前打下的军事技术与工业基础,进一步转化为了军事力量。
预算方面,受到60年代起到80年代中期的数次经济波动影响,升阳国内始终在加大军事方面投资与削减预算以缓解赤字之间摇摆不定,升阳海军舰艇的建造也因此受到一些影响。而到80年代中期,随着神州核聚变技术和输电技术的突破与推广,在来自国内其他工业部门的各种压力之下,升阳与神州达成了一系列电力输送协定,升阳制造业遭受的大部分冲击被转移给其了国内的能源部门,但其国内经济依然在总体上出现了较大波动。为了使经济秩序恢复正常,升阳政府被迫在宏观调控上展现出运用各式金融魔法的神奇天赋;当然,军事方面的投资也在这时得到了决定性的扩大,远远超过神州的预期,在让神州军方惊喜于盟邦的积极配合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让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在此之后,舰艇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大加快了;升阳过去一些只能被搁置在船台上的舰体加快了完工舾装的速度,而新的设计方案也更快地从图纸上或者是计算机硬盘里被搬到现实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最新型的主力舰也是神州关注与支持的重点。而为了达成他的目的,达郎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变革之外同样需要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神州的支持下,痴迷于兵器的他得以实现一个更加强大的战舰计划——新式超级战列舰。
升阳海军曾经的标志,即使经历多次现代化改进,“武士”级战列舰还是成为了过时的军事装备。她们曾经在太平洋上的数次争端中展露锋芒,让伊顿尼亚舰队遭受了严重的火力威胁,但最终还是于航空母舰与导弹带来的军事变革浪潮中逐渐落后;二者及其背后的作战体系代表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对战争的革命性影响,大范围战场掌控力与精确打击能力是旧时代大舰巨炮思想产物所无法企及的;战后她们大多面临拆解的命运,现在仅存几艘作为展览舰与博物馆。
红色警戒3日冕升阳帝国旧式战列舰——“武士”级
但达郎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路:借助全球机动化作战指挥体系与数种由其专属科研团队所提出的高精尖技术弥补战场压制力与单位自身攻防属性上的不足,由此设计出来的成品便是日后的“幕府将军”级战列舰;当然,这一极具创造性的大型舰船的设计对工艺水平有极高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升阳内部任何一家军工联合体的独立能力。项目计划在东京湾特种联合设施中进行机要部分的理论验证与模块化样机制造:思路稿中包括纳米材料科技、高能火炮技术在内的众多特殊设备需要天西机械株式会社的全力支持;相对的,这一创造性建造任务则需要专业生产大型舰船的著名企业——白田造船株式会社的鼎力相助。
达郎为该工程赋予了“大和”(Yamato)这一作为升阳的民族象征而具有无上荣耀的代号。表面上,这是为了刺激工业领域经济情况并且满足战略需求而开启的大型战舰工程;但实际上,达郎的目标是建造能够超越包括神州海军在内的一切潜在对手的超级旗舰。虽然神州海军对于升阳即将开建的下一型战列舰依旧是纯火炮战舰有所不满,但升阳方面对此据理力争——他们罗列了以往战例中火炮战舰的诸多亮眼之处,以及对岸火力支援时那极其恐怖的火力投送效率和心理震慑;于是最终,并不想背上过度干涉升阳这一指责的神州也没有过于强求,只是将注意力转而投向升阳新建的大型空母。
在向神州提供的白皮书中,达郎称该计划为武士级战列舰的现代化继承者;其将搭载三联装40 cm舰炮,发射一种具有优良毁伤效率的特攻弹,还拥有350 mm纳米强化装甲的主装甲带、5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以及大约30节的最大航速。
但实际上,由东山直属特种联合研究制造所与吴海军工厂装配指挥处的内部秘密设计指标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文件要求其所搭载的主炮塔、提弹井、扬弹机等设备预留能够支持43 cm及以上口径主炮的改造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装了一系列尺寸种类均不相同的副炮组;设计图上实际的主装甲带厚度高达480 mm,炮塔正面则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的720 mm;此番改造下整体设计的标准排水量也成了6.5万吨,随之提出的还有与庞大体积不相匹配的32节高航速。此外,在总结了对抗盟军空军的一系列经验并汇总了情报后,本项目的水平装甲被要求能够抵抗搭载1500 kg半穿甲战斗部的激光制导炸弹;但在获悉盟军与神州都在开发新型钻地弹的消息后,这一指标被再度提升。这一型新式战舰在公开场合的称呼为“幕府将军”,实际使用的所有技术指导文件与数据材料为二级保密,禁止向包括神州在内的一切他国人员及东山指挥所出具名单以外的任何本国人员泄密。
“大和”项目的研发集中了升阳大型军舰设计制造方面几乎所有的顶尖技术和资源,但由于技术指标过高而被迫运用了过多实验性质的设备,其建造难度极高、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大和”的设计方案经过前前后后十余次的反复论证与修改,最终才在达郎的首肯下获得了批准,并在吴海军大型造船厂开建。当然,为了能让这个项目顺利地进行下去,达郎在项目处于论证阶段的短暂时间里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以从未使用过的雷霆手段将天西与白田两家株式会社的上层结构打散重组为直接对东山指挥所负责的全新机构:天使财阀,并在过程中基本清除了两大家族内部的不安分势力、压制了升阳海陆军种对立现象。在国家经济状况动荡不定的前提之下,这一变动并未引起大多数中基层人员的应激行为,因改组而产生的诸多工业岗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原两大株式会社主要控制区域内的失业潮;天西与白田两大家族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在天使财阀相关项目上达成了几乎不留私心的战略合作协议。于是,大和项目得以顺利开工。
红色警戒3日冕设定组:
原稿:内奸白鲲(一篇单位设定)
初修:宁海
精修:阿尔法、心控
关于“红色警戒3日冕单位设定幕府将军级战列舰 重制版(上)”的更多内容,敬请关注AOE家园!
2、《命令与征服:重制版》红色警戒战役攻略 盟军

《命令与征服:重制版》红色警戒战役攻略,红色警戒盟军战役苏联战役攻略,红色警重制版戒资料片战役攻略。《红色警戒:重制版》全关卡战役通关流程攻略,过关要点详解。《命令与征服:重制版》 包含《命令与征服》和《红色警戒》两作的全面重制。这个系列在25年前定义了即时战略游戏类型,如今由 Petroglyph Games中的前Westwood工作室成员进行了4K的重制。包含所有3个资料片、重新构建的多人游戏、现代化的 UI、地图编辑器、额外未发布过的花絮片段和Frank Klepacki创作的超过7小时的传奇音乐重制。欢迎回来,指挥官。
盟军战役
置身其中
游戏的操作比较简单,左键点击选择单位,再点击目标便可攻击,
拖拽鼠标可以框选单位。注意,窗口模式无法移动镜头,必须要全屏操作。
第一关不难,框选所有小兵(除了谭雅之外的单位),直接冲锋。
如下图箭头所指,爱因斯坦就在这里,让我们的士兵达到这里之后,
就先不要攻击建筑,而是要攻击敌军单位,以免爱因斯坦被打死。
选择爱因斯坦,让他往回跑,直升机降落之后就上飞机,任务完成。
五对一
这一关的任务是让我们的运输车队能通过苏联人的封锁。
首先建造一个发电厂,发电厂能产生电力,如果电力不足,建造速度将会极低。
之后在基地中建造防御建筑,炮塔和机枪塔都能很好地防御敌军进攻。
防御建筑可以建造在普通建筑周围一定的范围之内。
之后框选所有的单位,向右下角的敌军大本营进攻吧。
如下图箭头所指,优先攻击敌军的工厂,这样便可断掉敌军收入,
没了收入,那么敌军单位就打掉一个少一个。
最后再沿着道路将剩余的敌军清除,确保运输车队的安全,任务完成。
3、《命令与征服重制版》红色警戒沉没宝藏任务打
这一关的任务是摧毁掉苏军潜艇生产线,初始我们有一些炮艇,不过用处不大,主要用来防御敌军的登陆部队。
初始这里要让吉普车参与作战,不要让我们的坦克损失过大。
点一下基地车,建造一个基地(就在出生地附近,不要离太远了)。
然后还是老方法,建造一个发电站。
然后建造一个矿场和兵营,以便获得收入和基础战斗力。
之后除了招募一些步枪兵之后,还要招募至少4个火箭筒兵,除了能防御坦克之外,还能把飞机打下来。
如下图三个箭头所指,在山口这里建造一些防御碉堡和炮塔,这样便可暂时抵御敌人的进攻,特别是步兵的进攻。
如下图箭头所指,当把这里的矿清理之后,要在这里建造一些机枪碉堡,因为敌军会空投空降兵从矿区这里进攻。
随后,招募一些坦克,不久敌军登陆部队来袭,配合炮艇将他们消灭。
之后的打法还是一波流,建造一个服务站,同时加强防御。
主要的建筑,例如基地和兵营、车库要紧挨在一起,然后让一些火箭筒兵防守,以免遭受空袭。
矿车最好招募两个,等攒够了10辆以上的坦克之后,开始向右下角的敌军营地进攻,优先摧毁兵营,再占领雷达站,之后集结我们的坦克,准备迎击大批敌军。
敌军反扑势头很强,其中最麻烦的莫过于火箭车,这些火箭车需要优先对待。
建议在雷达站附近也建造一些机枪塔和炮塔,只要建造一个机枪碉堡,就足以应对大批步兵的进攻,必须设法保护我们的雷达站。
同时在雷达站这里也建造服务站,及时修理受损坦克。
再次集结大批坦克,向上方的矿区进攻。可以发现,AI造了很多矿车,这导致AI收入很高,将矿车摧毁可以打击AI的经济收入。
准备好10辆以上的坦克,集结起来发动总攻。
敌人的单位不要管,优先摧毁敌军主要建筑,例如基地、兵营、矿场、车库,先要让敌军失去恢复战斗力的能力。
同时,基地的车库也不要歇着,继续招募坦克,让新坦克前去支援,不要让我们的攻击停下,只有一鼓作气才能获胜。
敌人基地一共有两处,另一处在潜艇基地这里,位置在地图右下角这里,全体进攻,优先攻击基地,再将发电站摧毁。
然后招募一个工人到这里,将敌军潜艇基地打残血之后,将其占领。
在潜艇基地中建造一些潜艇,消灭掉附近的敌军潜艇之后,攻击其余的敌军潜艇基地,将它们全部摧毁之后,任务完成。